鱼窝是天然形成的吗为什么(冬季钓鱼)
随着数九寒天的到来,气温越来越低,鱼的活性也越来越低,鱼变得越来越难钓。这时候由于水温过低,还在坚持进食的只剩下了鲫鱼,鲫鱼虽然还是在进食,但是已经成群过冬,进食的范围非常小。水温过低,鱼的活性不足,新陈代谢能力减弱,进食范围小的同时进食量也在变少。所以这时候外出钓鱼更讲究找鱼窝,因为进食范围变小,如果打窝距离鱼窝远,往往不能起到好的诱鱼效果,找鱼窝自然就成了重中之重。
一、浅中找深
第一个比较形成鱼窝的地方就是浅水中的深点,主要有两层意思。第一层意思就是如果水域整体来说水深都不足,这种水域主要是各种比较小的水域,也是冬季比较推荐的垂钓水域,此类钓场尽量选择更深的地方,因为在气温很低的季节,深水中会保持恒温,比浅水中反而要暖和,尤其是在气温10度以下以后。
第二层意思是寻找水底的坑和沟,我们在调漂的时候反复强调要先找底,除了确定半水深度外更重要的是试试水深,看看钓点附近有没有沟坑坎的存在,如果有往往都是非常藏鱼的地方。冬季找沟、坑,哪怕沟、坑只有10厘米,都更容易上鱼,偏离了沟一点就没口,非常神奇。
二、向阳缓坡
冬季讲究钓深或者钓远,但是对于台钓来说在冬季其实并不适合钓远,因为如果鱼竿比较长,搭配使用轻盈的线组和小饵,对于抛竿的准确度是个极大的考验。冬季又不能像其他季节那样,落点大差不差就行,冬季偏离钓点一点都容易没口,原因就在气温低,鱼活性不足,不愿意动上。所以选择向阳的缓坡,不但可以实现钓深,还不用钓远。只要是坡类的地形都比较容易有食物,向阳的缓坡受到阳光直射时间长,水温本身就会更好一些。生活在缓坡附近的鲫鱼,可以到浅水进食,也可以到深水躲藏。所以此类地方最容易形成鱼窝。
三、腐败水草处
水草有遮风挡雨的效果,腐败的水草出首先是水温会相对比较高,因为水草除了遮风挡雨还有防止热量流失的效果。其实水草处水温高,还有第二个原因,就是腐败的水草处有更多的藻类和微生物,水质不清澈反而对水温有利。我们在冬钓中还可以选择水质较差的区域,水质差的区域要么是有鱼活动,要么就是有藻类、微生物活动,通常以淤泥底为多,这样的地方水温也会偏高。鱼对水温变化异常敏感,哪怕水温只高0.5度,那也会更容易形成鱼窝。
四、深水中
南北方气候差异巨大,长江流域以南冬季是不结冰的,气温过低的时候不管是南方还是北方,深水中都能稳定在4度左右。不过对于南方来说,钓2、3米就足够了,太深了反而没有鱼。因为越深水的压力越大,对于鲫鱼来说不是适宜的生存环境。所以钓深水一直都有“两三米合适,五六米难留”的说法,因为鱼在冬季停留在深水水底的,而不是到处游动,所以水深只要有个2、3米就足够。
冬季找鱼窝非常重要,但是也要注意鱼的位置是慢慢随着气候的变化而变化的,并非一直停留在某个地方。所以寻找钓点还要注意天气的变化,最简单的晴天和阴天,在钓点深浅的选择上就是有区别的。其实阴天反而更好选钓点,注意避风死角就可以了。喜欢请收藏关注,每天准时更新,谢谢各位钓友!
(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,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)推荐阅读: